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经典

世界经典

雪人 文/【英】雷蒙•布力格 图/【英】雷蒙•布力格 翻译/ ISBN  9787533262259 定价:32.80元 类型:精装 初版:Hamish Hamilton Ltd (part fo Penguin Books Ltd)(英国)/ 1978 适读年龄:3-6岁 出版日期:2009/11 推荐理由:

☆雪人一言不发,在最寒冷的冬天道出最温暖的故事。谁说写故事一定得用文字呢?
☆最经典的无字书,1979年波士顿环球号角图画书奖。

    这是一本完全没有文字的图画书,作者相信孩子能够“阅读”图画。在《雪人》里,他凭借着一幅幅大小不定的彩色铅笔画,营造出朦朦胧胧、如真似幻的场景,让孩子静静体会书中小男孩和雪人之间细致温馨的友谊。

《雪人》
 彭懿 (作家、图画书研究者)

   《雪人》是一本无字书。
    本来,一本无字书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可雷蒙•布力格的这本《雪人》却让书评家们沉不住气了,兰登书屋的书评一上来就用了一个重重的感叹号:“即使是一个学龄前的孩子也可以读懂这个故事——因为它没有用一个字!”还有的评论者干脆站出来反问读者了:“讲故事还用得着字吗?”
    这个发生在寒冷的冬夜里的幻想故事太迷人了,雪住了,男孩发现门外被一片奇异的光照亮了,那个白天他堆的大雪人竟然动了起来!于是,他把雪人让进屋来,男孩家里的一切都让憨态可掬的雪人好奇,他看完梵高的《向日葵》,又盯着杯子里男孩爸爸的一副假牙发了一会呆,然后在天亮之前,看上去那么笨拙的雪人竟扯着男孩就飞上了漫天雪花的夜空……这个故事很美,很温暖很抒情,就是太伤感了,一个被男孩赋予了生命的雪人,太阳一出来就融化了,那么快就结束了短短的一生。故事的最后,那个男孩背对着我们站在那里,我们看不清他的脸,但他一定在为朋友的消失而流泪!
    “雷蒙•布力格居然用如此寒冷的主题创造了这样一本温暖的书,真是了不起!”——在1978年《雪人》刚刚出版时,《书目》杂志就发出了这样的惊呼。它很快就被宣布为一部经典之作,并获得了美国《波士顿环球报》/《号角书》杂志图画书大奖和其他许多的荣誉,成为了一部冬季的阅读经典。
    《雪人》依旧采取了多格漫画的形式。我数了一下,《雪人》大大小小加起来一共有167幅图,有的页多一些,比如表现男孩给堆好的雪人用煤球和橘子装上黑眼睛和红鼻头子的一页,就有12幅小图;有的页少一些,比如雪人拉着男孩的手腾空而起的那一页,一整页只是1幅大图,那一格格的画面充满了静与动。举个例子吧,你看,当雪人冲男孩一挥手,无声地说“跟我来——”时,画面开始逐幅加大,因为是向着一个方向在奔跑,所以给人一种画面动起来了感觉。到后来,画面甚至是两页合成了一幅,一下子把情节推向了最高潮!而在全书的最后,男孩突然在散落着几个煤球的那堆雪前站住了,这时,像定格一样,把画面缩到了最小,让无声的空白将那个悲伤的男孩紧紧地裹住。戛然而止,一个奇迹结束了,留下的只是静静的悲哀。
    雷蒙•布力格说常常有人问他画《雪人》时是用了一种什么样的技法,他说他没有用普通的钢笔或铅笔勾线条,也没有用任何墨水或水彩涂色。它全部是用彩色铅笔(pencil crayons)画出来的——它的笔触温暖朴实,特别是那种柔和的暖色调,与这个冬夜里发生的梦幻般的故事吻合极了。
    还有人曾经追问过雷蒙•布力格:为什么《雪人》连一个字也不用呢?是静夜里发生的故事的象征吗?他回答说不是,他说他一开始就没有想到过让雪人开口说话,主人公不说话,其他人就没有必要说话了,于是就自然而然地画成了这个样子。
    对于孩子来说,无字书还有几个意想不到的好处,就是孩子们可以一边看画,一边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这个故事,这会让他们感到无比的满足。而且,还可以为这本书重新编一个自己喜欢的结尾,比如说:“这天晚上,有人来敲门了,男孩开门一看,原是是雪人又活了过来。”或者编一个更浪漫的的结尾:“雪人在太阳升起的一刹那,就变成了一个雪之精灵飞上了雪花飘飘的天空。”

著/【英】雷蒙•布力格(Raymond Briggs)
    1934年出生于英国伦敦温布尔顿,先后在温布尔顿艺术学校和伦敦斯雷德艺术学校学习印刷、艺术和美术。他最初从事的是广告业,很快他发现这个行业并不属于自己,从此转向儿童插画行业并兼职担任教师。
    他为孩子创作的第一本图画书是《奇妙的房子》(1961),而最初使他声名鹊起的作品是第四本图画书《鹅妈妈的财宝》(1966),这本书获得了1966年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奖。他的作品还有1973年第二次获得凯特•格林纳威奖的《圣诞老爸》(1973)和《当风吹来时》(1982)。
    如果要在英国儿童文学界,推出一名最具影响力的人,那么这个头衔非雷蒙•布力格莫属了。布力格擅长将很严肃的主题,用纯熟、有力又充满同情心的方式表达出来。他的画精确美丽,擅长用颜色来营造气氛、抒发感情。


1979年美国《波士顿环球报》/《号角书》杂志奖图画书大奖
1979荷兰银画笔奖
1982年英国维克多&阿尔伯特博物馆弗朗西斯•威廉奖
国际阅读学会“孩子的选择”
1982年拍摄的同名动画片获美国奥斯卡奖动画短片奖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