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宝宝起步走

宝宝起步走

猫头鹰 蝙蝠 文/[爱尔兰]玛丽路易丝•菲茨帕特里克 图/[爱尔兰]玛丽路易丝•菲茨帕特里克 翻译/ ISBN  978-7-5332-9091-7 定价:38.80元 类型:精装 初版: 适读年龄:0~3岁 出版日期:2017/7 推荐理由:猫头鹰一家和蝙蝠一家成了邻居,
枝头上的两个家庭,能够和平共处吗?
一本让孩子体会从“你们”到“我们”的无字书,
一首对“家”、“友谊”、“和谐相处”的赞歌。

还看不懂字的幼儿,其实个个都是读图高手,尤其是贴近孩子生活、情节简单又有趣的图画书最能打动他们。《猫头鹰 蝙蝠》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猫头鹰妈妈和三只小猫头鹰在树枝上熟睡。忽然间,飞来了蝙蝠妈妈和三只小蝙蝠,倒挂在树枝下方,两家人彼此面面相觑。两家人的妈妈赶紧抱着孩子往左边、往右边移动,催促自己家的宝宝睡觉。这时,一阵狂风猛然吹来,大家全都被吹走啦!妈妈们焦急地寻找被吹散的孩子……
作者用流畅的图画诉说这个生动的故事,图画之间还藏了有趣的细节,满足孩子观察和发现的阅读乐趣。你可以和孩子观察每一页角色的表情,猜猜他们在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欣赏背景由白天到夜晚的美丽光影变化(猫头鹰和蝙蝠都是白天睡觉的);再进一步,还能与孩子讨论什么是“邻居”、“互相帮助”或是“如何认识新朋友”,甚至比较两个家庭之间的“异同”。
读第二次、第三次……你们将会有更多发现,更多说不完的故事。更何况,除了从猫头鹰的角度读这本书,你还可以将书颠倒过来,从蝙蝠的角度再读一遍呢!

阅读细节的乐趣
文/宋佩(艺术工作者)


这本为幼儿创作的无字书,不论是页面设计或是图像表现都很杰出,除了用一般的方式阅读外,还可以倒着读,因为主角不只是站在树枝上的猫头鹰一家,还有倒挂在树枝下的蝙蝠一家,因此可以从猫头鹰的角度,或是蝙蝠的角度观看。
猫头鹰和蝙蝠都是夜行性动物,故事发展也顺应着他们的习性,由白天进入夜晚,光线的变化是渐进的,场景和故事也很单纯,但是发生在其中的细节却很丰富!这丰富来自猫头鹰和蝙蝠的动作和表情变化。在《小小爱书人》里,李坤珊老师谈到幼儿阅读行为特征,她说两岁的孩子会先关心事物的专属名称,之后会喜爱观察图画细节与人物表情,并且主动连结书中主题与生活经验。如果我们把幼儿阅读行为发展对应这本书的设计,格外会发现作者的用心。
故事一开始,是一个大跨页,幼儿很容易注意到图画里的各种动物,并且会发现小动物或是昆虫都有同伴、都有自己的家。之后场景集中在一根树枝上,四只猫头鹰不论睡着或清醒,表情一直有变化,从他们的表情可以清楚解读情绪。等到蝙蝠一家搬来之后,可以解读的表情和动作又更多了(蝙蝠一家的表情确实要倒过来看才清楚),幼儿可能还会跟着模仿呢!这两个家庭因为夜里的一场暴风,通力合作,以致化敌为友,过程中突显出两位妈妈爱子心切,这种特质很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
作家采用无字书形式,使大小读者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图画上,因此更能仔细的观察细节,这对习惯文字阅读的成人来说,是专心读图的好机会。也许爸爸妈
妈会发现,孩子比你们更先找到树干和叶子上的蜘蛛。他们的出现形成另一条故事线,需要前后对照,才能理出头绪。
有位图画书作家谈到无字书时,用过河来做比喻,她说孩子阅读图画书的方式,就像跨越水面一样,总是从这块石头踏往下一个石头,当孩子还不识字的时候,看图的方式就像把脚踏在石头上,会从这一张移到下一张,因此,如果画家提供的踏脚石不够,设计得不够仔细,就等于把孩子留在河中央,无法前进。反之,如果做得够好,就可以把孩子带到河对岸。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作家绝对成功地把大小读者都带到了河对岸,而且还让他们满足得想要一再回味呢!




和孩子读图也读心,看见楼上、楼下的好风景
文/卢怡方(台湾新竹教育大学幼儿教育学系讲师)


面对无字书,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没有字、看不懂,怎么说故事?”其实,无字书提供一个纯粹观看图像的空间,少了文字说明,我们可以更自由地连结角色、场景与事件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图像线索,尝试推敲故事情节,发展逻辑思维;利用叙述故事的过程,练习口头语言的表达技巧,展现个人观点。
《猫头鹰 蝙蝠》是一本非常“精准”的无字书。为什么说“精准”?因为每一画面的衔接都是作者精算距离的引路石,在页与页之间,通过角色表情、动作的变化,推进情节的连续性,帮助我们成功接收故事讯息。例如:一开始,猫头鹰一家被突然入住的蝙蝠一家惊醒;紧接着,以猫头鹰和蝙蝠孩子们的歪头对视与猫头鹰家长的伸爪展翅,凸显彼此初见的好奇与警戒;结果,猫头鹰和蝙蝠家长催促孩子们与陌生人保持距离。三个连续分页诉说猫头鹰与蝙蝠两家初识时的疏离与不安。
本书的场景简单、角色关系单纯,加上情节转折明确,我们能轻松捕捉整体故事脉络。故事场景设定在一棵大树的一段微小分支。水平树枝将画面分为上下两部分,猫头鹰一家四口站在树枝上方,香甜入梦。突然闯入的蝙蝠一家与猫头鹰一家起初是“上下左右、壁垒分明”。不过,好奇的猫头鹰宝宝和蝙蝠宝宝首先跨出友谊的第一步。但是,瞧瞧猫头鹰家长插腰、瞪视,指着猫头鹰宝宝的模样,想来初次接触并不顺利。
最后是什么让原来冷漠、对立的两家人产生改变?仔细看,树梢似乎有些骚动,一阵狂风袭来,大大小小的猫头鹰、蝙蝠被卷进漩涡,孩子们都不见了。家长焦急地四处寻找被吹散的孩子们。最后,猫头鹰和蝙蝠家长各自带回了谁呢?当夜幕低垂,月亮圆圆满满地高挂,楼上、楼下的游戏时间才正要开始。
共读时,邀请孩子观察图像,尽情表达想法吧!像是注意角色眼睛开合、眼珠转动与情绪变化的连结:猫头鹰宝宝和蝙蝠宝宝聊天时,谁睁开了眼睛偷看?他为什么偷看?猫头鹰宝宝跑到蝙蝠家,猫头鹰家长心情怎么样?(此处可让孩子描述猫头鹰家长的眼神、肢体动作。)他跟猫头鹰宝宝说了什么?或是感受时间、空间的变化:天空的颜色有改变吗?树叶为什么会动?月亮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另外,有没有发现枝叶间还有另一则“期盼相见”的故事?丰富的图像讯息都是与孩子互动对话的好题材。
当我在书店与孩子们合作讲完《猫头鹰 蝙蝠》,我问:“如果你是猫头鹰,家里突然来了陌生人,你会怎么样?”孩子说:“会害怕、会好奇、会问他是谁?”又问:“如果你是蝙蝠,正在寻找一个家,可是邻居不欢迎你,你会如何?”孩子说:“我会很伤心、孤单,也会害怕。”孩子们都能同理猫头鹰和蝙蝠初识时的心情。最后我问:“为什么后来他们变成好朋友了呢?”孩子说:“因为他们互相帮忙。”而他们会互相帮忙的原因,或许正因为猫头鹰和蝙蝠看见彼此“相同的心”。如同作者说:“通过这个作品,我希望让读者看见我们可以选择把焦点放在彼此的差异上,还是关注是什么使我们相同?”让这些问题在亲子共读时激荡,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但是,或许能有个让我们凝望美好风景的答案。


文·图/[爱尔兰]玛丽路易丝·菲兹帕特里克(Marie-Louise Fitzpatrick

玛丽路易丝·菲兹帕特里克,生长于爱尔兰都柏林,从小的志愿就是成为一位艺术家。大学时主修平面设计,最喜欢的科目是儿童插画。毕业后15年间,她担任设计助理,为女性杂志和教科书绘制插图,兼职当画画老师,偶尔还在梅林广场卖画。2000年,她决定辞掉工作,打造工作室,并专注于创作,找到属于自己的特色。除了创作图画书和儿童小说,她也是一位历史爱好者,尤其喜欢研究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如何生活、饮食和工作。她的丈夫麦可·恩伯利也是一位童书作家,他们目前定居于爱尔兰威克洛郡格雷斯通市。
台湾“好书大家读”好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