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谊幼儿文学奖的设立,早于信谊在大陆的信谊图画书奖,其自1987年成立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二十五届。它见证了台湾原创图画书事业的发展,也见证、陪伴了很多创作者的成长。信谊幼儿文学奖的创办,我们摸索前行,一直牢牢遵循着它的宗旨。
第一,肯定幼儿文学的重要性。幼儿文学在今天来讲,简而言之,也可以叫做图画书。过去在台湾,我们通常把12岁以下的儿童读物都归在儿童文学,但是12岁孩子和2岁、3岁孩子的心智发展是相差非常多的。我们想为幼儿文学定位,改变它长期依附于儿童文学之下的地位。也同时提醒社会必须了解、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并彰显早期阅读的重要性。
第二,鼓励幼儿文学的创作,培养幼儿文学创作人才。没有创作者,是不可能有原创图画书的,所以奖励、培养他们是很重要的事情。这么多年来,很多创作者不断地用他们的创意和作品参加征选。从第一届开始,就有100多件作品参赛,当然这其中有一半属于文字创作。到第十五届开始,没有文字创作奖了,但是参选件数一直都非常多。在这里,我要感谢台湾的创作者,他们不断的以参赛来支持信谊幼儿文学奖。
第三,提升幼儿文学的创作水平和欣赏水准。专业水平需要专业的编辑,而且需要尊重出版的条件。欣赏水准是说,家长和幼儿老师一方面要理解、要尊重幼儿,对于图画书则要有选择意识,如果没有广大读者作为土地的话,这些创作者的花是开不出来的。我要感谢梅老师、彭老师、阿甲、王林老师等图画书推广者,如果没有他们培养读者这块沃土的话,好的图画书是开不出花来的。这其实也是我们在台湾一直努力的工作。
但是,只是设立一个奖项是不够的,所以我们针对这个做了很多的事情。我们举办巡回展览和讲座,介绍、推广图画书。我们在举办幼儿文学奖的同年设立了一个专门的幼儿图书馆,这是台湾第一家专业为幼儿设立的图书馆,馆内我们有说故事时间,这在当时的图书馆也是开风气之先。我们出版推广阅读的小册子,供家长免费索阅。我们最早倡导了亲子共读的理念,因为是把孩子抱在怀里,让他听着你的声音,感受你的体温,传递的是你对他的爱和对阅读的重视。我们也会举办大型的关于阅读的亲子园游会。为了照顾弱势族群,我们也定期赠书给偏远地区的图书馆或一些东南亚的外籍妈妈等。
(秉持信谊幼儿文学奖的宗旨和经验,信谊图画书奖亦从首届起积极开办参赛者画展、图画书展以及与创作者面对面等的活动尝试。)
所以,在我们走过的路,图画书的出版或者图画书奖的设立和推动幼儿早期阅读与提升幼儿教育品质的努力,其实是不断交错的两条线。信谊幼儿文学奖是以幼儿为中心的,是儿童本位的。这样的思维和发展路程,基本上跟大陆从文学出发的发展是不大一样的。
信谊幼儿文学奖以鼓励幼儿文学创作和培育图画书创作人才为宗旨之一,下面我想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是怎样培育创作者的。
第一,我们希望能给创作者最大的空间,征奖办法中,除了定下是给3-8岁孩子阅读以外,特别明定要有原创性,但是形式、媒材、开本、页数都不规定。既然是创作,我们希望他能够尽情发挥。我很不喜欢看到一套书,一下子企画了三十本五十本,都是同一个规格的。其实每一本书都是珠圆玉润的,不管它怎么组套,它都是独一无二的。
第二,我们希望力求评审的专业和过程的严谨,每一次评审我们都兼顾幼儿发展、幼儿教育、文学创作、美术、编辑、阅读推广等各方面的代表。第一届我们还找来余光中这样的文学先进,后来我们也发现,其实评审需要对幼儿图画书和阅读有一定的背景和了解,就是说一个美术的专家或者非常好的文学创作者不一定是适合的评审。我常常说,入围是靠真本事,得奖还要靠三分运气,因为这跟当年度的评审组合很有关系,有时评审的角度是非常不一样的,但这也许是一个奖美丽的地方。
第三,认真对待作品出版。早期大部分得奖作品都有出版,但也有一些首奖并没有出版,或者出版了也并不受孩子欢迎。我们希望能够认真对待作品的出版,它需要专业的编辑和创作者讨论,并反复修正,能够用最好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
第四,我们会非常慎重举办颁奖典礼。台湾非常小,所以每次颁奖典礼,老中青三代会齐聚一堂,这也就变成了一个一年一度的文学盛会。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颁奖典礼,一方面给得奖者非常公开的肯定,另一方面也希望把得奖作品和得奖者推介给社会。
第五,提供创作者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只是打开创作的大门,也举办很多的研习讲座,一方面帮助他们理解图画书和图画书的创作,一方面帮助他们了解儿童早期的成长和发展。
(信谊在大陆信谊图画书奖也力行台湾的培养实践,定期举办工作坊活动,以期对创作者有所益助。图为三届工作坊,首次举办参赛者与评审面对面活动。)
第六,我们会努力推介获奖者及其作品,我们会通过网路、广播、报纸、单独的出版目录、书店里举办关于文学奖的书展,或者让作者走进校园或图书馆给孩子说故事。当作者走到孩子面前的时候,他会得到最大的回馈,孩子非常热情,这也是对创作者最大的鼓舞。我们也会推荐作品去参加书展或评奖。目前,已经有不少作品售出国外版权。
以上是我们在台湾培养创作者的一些工作,但是我想大陆也有很多的先进在做,往后应该怎样在奖项之余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培养或鼓励创作者,希望大家能不吝提供意见、共同努力。
张杏如(信谊基金会执行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