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导读

专家导读

下雪天看见一首诗——《下雪天》导读
发布日期:2017-03-10  字号设置:【
分享到:

    儿童都是行为诗人。什么叫行为诗人呢?就是说,他们没有吟诵的句子,但是他们做的事情,他们的兴趣,常常是诗。
下雪天,彼得就这样行走着,玩耍着,写了一首诗。
    这首诗是他坐在床上看着窗外雪的眼神。里面的吃惊和兴奋。彼得的脑袋真大。
    是他穿上红衣服跑到屋子外面,走到雪地上来了。
    是他的脚走在雪地上的“嘎喳”“嘎喳”“嘎喳”的声音。
    他脚趾平行走,脚趾朝外走,脚趾朝内走,他还回头看自己的脚印,他看的是自己的印在雪地上的脚印!
    这是他
    踩在
    雪地上的!
    彼得长大后,还会这样踩吗?“嘎喳”“嘎喳”“嘎喳”?而且还要回头看?
    不会的了。不大会了哦。长大以后的诗不是这样写了。长大了,甚至可能根本就没有真正的诗了,尽管长大的人还喜欢吟诵。
    是他拖着脚步在雪地上慢慢地画线。
    你看看,画了几根?
    有一根,还是用树枝画的。
    红衣服的彼得,用咖啡色的树枝,拍打树上白的雪。
    这不是诗吗?
    这是天真的,玩耍的,试一试的,含着期望的,没有一点儿利益的,可是却等待着小小结果的……小孩儿的玩意儿。
    这样的没有“意义”的小孩儿的热情和心满意足,是最明明白白的不用去猜想比喻和象征的诗。
    如果非要说象征,那就是孩子的明明白白、干干净净、简简单单、充满好奇、易于如愿。
    这样的诗,只要看看孩子的脚印,看看他们的眼睛,看看他们的跳起,就读得清清楚楚了。
    看看他想把雪掷到别人身上,结果别人却把雪掷到他的身上;打雪仗没有胜利,但是却堆了一个有笑容的雪人;还把雪放进口袋,留着明天玩……我们就读到了这诗的一行行了。
    我读到了!
    于是我便想念童年啊。
    很想念。
    想念不是要诅咒长大。童年是诗,长大也是故事,没有这延续,就没有完整;没有这丰富,生命的文体也就不壮观了。可是想念终究很有味道,因为那味道在童年的进行时总不会细致、珍惜地品出,品出童年总在童年后。想念是生命为自己安排的一种生活。想念了,也就对正是童年的孩子会有欣赏的眼睛,会有放心,会有智慧的姑息,会有合乎天性的“纵容”,会有很多对得起自己的后来的回首。想念是有很多味道的。很多的味道。
想念让我们有些摇曳了。
    彼得坐在浴缸里也在想念。他的好大的脑袋。他想的不是他今天写了一首诗,但是他今天的行走、玩耍、红衣服、白雪脚印、假装爬上了一座很高的山、把雪装进口袋里留到明天玩……却是一首诗的一行、一行。
看着那浴缸里的彼得的大脑袋,我又惊异地欣赏到了:孩子会想念的!他们凝神时的情感是这样的!我们会去看见吗?难道只有彼得对面的小鸭子看得见?
    彼得又走出去了。
    那漫天雪花的世界是属于所有人的。但是往往只属于孩子。成年人在睡眠。成年人或者在急着铲雪。成年人会想,今天不能开车了,上班要迟到了。
    这不能怪成年人。
    我们只是欣赏童年。
    只是欣赏着杰出的艾兹拉对童年的欣赏。欣赏他为我们写出的诗。


  梅子涵(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