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导读

专家导读

朴素的愿望——《求雨》导读
发布日期:2017-03-10  字号设置:【
分享到:

    立春是雨水催来的,可雨在哪里?湘江干得见底,菜直接种到了河床上。小麦和油菜也是随时可种到河床上的东西么?我的案头上正放着两件起眼的东西,一是水仙,二是《求雨》。水仙正水气泱泱地开,《求雨》也是水气泱泱地翻,两样我都喜欢,我有渴望。
    雨是可求的吗?
    是的。《求雨》让我同书中的望儿一样相信,雨是求来的。
    《求雨》的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昆明某个小村庄里,那时的天很蓝,人也懂得仰望,从他们的眼目中可以看到蓝色的天光。
    那时候,人依赖土地,爱土地,将一切朴素的愿望种在土地里。种在地里的秧苗似乎懂得人的心愿,没有它们,人就会饿饭,所以得着水的秧苗会呵呵地长。可没有雨,那就会遭罪,生活会更苦,小孩子会更瘦,衣服会更褴褛,这些都是现在的小孩,特别是城市小孩根本不了解的。人们渴望风调雨顺,渴望雨。故事里田地干旱得栽不下秧,所以要求雨。求雨必须很真诚,而小孩子是最真诚最令人痛惜的。求雨的事就请小孩子来做,天应该是痛惜孩子的。于是,书中的望儿领着头戴柳条帽儿、手执小锣小鼓的队伍,唱着“小小儿童哭哀哀,撒下秧苗不得栽。巴望老天下大雨,乌风暴雨一起来”的儿歌,走街串巷地求雨,他们衣裳褴褛,声音凄苦。
    真诚首先打动的是大人们——乡下的人和城里的人。他们看着这支小小的队伍,听着他们哀哀的歌,他们的眼睛也看蓝了……
    看着看着,我的眼睛也看蓝了,眼睛也潮潮的了,心想,天不下雨是不行的了。
    果然,天看着看着,听着听着,天的心看酸了,雨就噼噼啪啪地下了起来……
    现在,人与土地越来越疏远,与人休戚相关的自然也变得越来越不自然。人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因为自然的和世间神圣的事物与情感永远值得人敬重。我们的小孩子也从小就要学会敬重,学会节制,学会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保护大自然。懂得可以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也可以学着做一些书中的望儿们所做的类似求雨的事情,去呼唤我们渴望的真诚,因为我们的心田和眼下的土地是同样的干渴啊!
    谢谢《求雨》的编辑者和出版者让我读到了汪曾祺先生和岑龙君文图交相辉映、笔墨酣畅、泱泱大气的图画书新篇章。  


                                    蔡皋(第三十四届波隆那国际儿童图画书插图展评选委员 知名画家)